再戰江西
發布時間:2021-12-02 大中小
施工人員正在鐵塔上安裝附件。
張力場上,施工人員展放導線。
施工人員在鐵塔基礎深基坑內綁扎鋼筋。
組塔完畢后,施工人員拆除落地雙搖臂抱桿。
細雨過后,施工人員進行深基坑作業一體機使用前的檢查。
11月24日,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仙源鄉,由陜西送變電公司負責施工的南昌—長沙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第5標段最后一根導線展放到位,該標段順利貫通。2天后,該工程江西段全線貫通,531基新建鐵塔昂然挺立,組成了江西大地新的輸電通道。
紅軍不怕遠征難,萬水千山只等閑。80多年前,湘鄂贛三省邊區數百萬民眾在這里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。80多年后,仙源鄉的高山上豎起了兩排锃亮的鐵塔。老區人民熱情地迎接著這群操著陜西口音的漢子:“你們又回來啦!”
當地人還記得,8年前,一群操著同樣口音的人在這里架起了溪洛渡—浙江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的輸電鐵塔。而在更早的2008年,還是一群陜西漢子,援建江西,抗冰搶險,在冰天雪地里度過了那年的新春。去年年底,為了老區的電力建設,這幫陜西漢子第三次來到了湘鄂贛。
賡續長征精神,傳承紅色血脈?!瓣兯丸F軍”奮戰了整整一年時間,留下了許多故事。
項目副經理李小軍外號“鐵腿”,這個參加過4個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建設,參建項目中有3個項目獲得過國家優質工程金獎的國網勞模,實在太能走了??辈扈F塔,別人坐車,李小軍走著;別人到了,他也到了。因作風硬朗、協調有力,后輩們談起李小軍,都很服氣。
項目部有3個50多歲的“老漢”——國網勞模郭曉軍,以及穆轉軍、王延慶。三人都是老黨員,都參加過抗冰救災和溪浙線建設,都是第三次到江西,這次并肩挑起一線建設的大梁。小號側施工負責人郭曉軍被稱作活版“8噸旋轉連接器”——一種化解鋼絲繩和導線之間扭勁的工具。無論任務多艱巨,郭曉軍都能頂得住,穩步推進建設進程。
工程上使得上勁兒,但這個陜西漢子對自己的身體卻無能為力。因膝蓋積液,郭曉軍每個月都要打一針封閉。跟自己身體較勁的,還有項目外部協調員郭偉鋒。拉起郭偉鋒右邊褲腿,一條“蜈蚣”狀的疤痕令人觸目驚心。去年夏天,郭偉鋒髕骨粉碎性骨折,手術后用鋼圈固定。今年年初,他腿里帶著鋼圈來到江西,負責協調辦理房屋拆遷、施工占地、臨時停電等手續,鋼圈常把膝蓋磨得生疼。今年7月是他拆鋼圈的日子,他依舊留在江西,推進四五十個作業點的外協工作。10月中旬,郭偉峰返回西安,躺在了手術床上。而此時,他膝蓋里的鋼圈已“過期”3個多月。
這支隊伍中還有很多閃光的人,他們是——到了江西,一次家沒回的項目經理王曉江;被隱翅蟲咬得全身多處潰爛仍堅守組塔現場的高建文;除了工作,一個字不多說的導地線展放技術員李祥;查隱患眼睛最尖的安全專責陳博;不修邊幅,但對封網作業環節特別講究的跨越技術負責人姚定立……
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,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。不折不扣完成特高壓電網建設任務,正是這群“陜送鐵軍”新的使命擔當。第5標段全線貫通后,陜西送變電公司員工還將繼續完成收尾工作,配合驗收消缺,整個工程將于12月下旬投入運行。
信息來源:《亮報》